消失的职业
电脑让我们的书写速度提高了至少20倍。不过,我发现自己’不会’手写了,不由得想起过去的时光.
小时候,我们怕用毛笔,上一堂大字课,许多同学的脸和鼻子都变成了’黑旋风李逵’.铅笔也不是好东西,同学们手指常被削刀划破.相比之下,钢笔优点最多.但那时买一支钢笔,也算很奢侈,就算6角钱,7角钱一支的钢笔,都不是所有家长肯买给孩子的。很多学生的笔套和笔杆及里面的’零件’都不是原配,而是由好几支废弃的钢笔零件’组装’的.笔尖滞纸,皮管漏水等小事,就到修钢笔的摊儿去修理或者换新。那修钢笔的人,大多设摊在学校门口,我总记得他们穿着破大衣,坐在寒风中,用衣袖去擦鼻涕的样子。他们用小砂轮为学生磨笔尖,还用玻璃盒子里装着待配的套儿杆儿的。社会那么穷,他们的收费可想有多低.碰到长的好看的女生,还常常不收钱.现在想来,许多当今的政治家.科学家,艺术家也许曾经得到过他们的帮助呢!
有件事特滑稽,那次我实在找不到笔套了,只好去配一个,修钢笔的人看着我只是乐,却不帮我配。‘你笑什么,我都急坏了,快点帮我配吧,马上又要敲钟了!’我抱怨道.直到急得我快要哭的地步,他才告诉我,他笑我太粗心,原来我的笔套根本没丢,而是好好地套在我的小拇指头上呢。
评论